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q9电子

cq9电子,CQ9电子传奇

美术理论

美术理论

田忠利:艺术与科技的交融 ——关于“新文科”语境下“新艺科”建设的思考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21/6/6 9:39:07

艺术与科技的交融

——关于“新文科”语境下“新艺科”建设的思考


田忠利/文

 

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中,拓宽了自身的学科界域,逐渐形成了新的学科方向。诸如艺术学与相关学科交叉产生的艺术心理学、艺术伦理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生态学、艺术教育学、艺术管理学、艺术经济学等具有新内涵、新思想的学科方向,使艺术学研究更加趋于多元。当今,在“新文科”语境下,“新艺科”紧随时代变革的步伐,理解并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以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面向未来,进行跨学科领域的思考,促进相互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探索新的艺术语言与形态,构建“新艺科”学科体系,创建新时代艺术的中国学派,为国际高等艺术教育提供中国方案,为我国未来艺术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艺术人才。


一、科技助力艺术创新

人类进入信息化科技时代,科技无处不在。艺术家的创作视野正在不断拓宽,开始更多地关注科技的发展,并将其纳入艺术创作的内容、题材、样式、媒介、载体乃至研究方法之中,进一步加深了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使艺术表达的手段和可能性都大大拓展。

从美学的视角认识和理解科学,人们早就发现,科学中就有美的形式存在。如数学自身就蕴含着“对称美、简洁美、统一美、奇异美”。(吴军:《数学之美》,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古希腊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曾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如沿中轴线左右布局对称的紫禁城和建筑结构体现黄金分割比的古希腊帕特农神庙,被称作东西方古代建筑美学的经典,都呈现出“对称”这一数学美的基本内容。上世纪由计算机演算,对迭代方程有效地进行折叠、缩放、翻转等,形成了具有美学意义的3D分形艺术,千变万化的图形充满装饰韵味,堪称奇妙。从物理学的角度,深一层理解牛顿的运动方程式、麦克斯韦方程式、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方程式和狄拉克方程式,都具有一种精神境界的美。这些方程式涵盖广阔的时空,控制着宇宙大到星云,小到基本粒子内部,时间长到100亿年,短到10的负28次秒。杨振宁说:“这是一种大美”。(杨振宁:“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中国艺术报》,2015.4.24第5版)


紫禁城


帕特农神庙


人们不仅在科学中发觉了从视觉呈现到精神感悟的美,而且还进一步将科学运用到艺术的创造中,促进艺术的发展。纵观艺术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在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往往会成为艺术创新发展的动因和催化剂,最终使艺术散发出异彩的光芒。如中国古代先进的冶炼技术和高超的装饰工艺技术,使得青铜器更加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独特的釉彩烧制技术,使我国陶瓷艺术闻名遐迩,享誉世界;造纸术至唐代,生产出生宣纸,让后世画家创造出了不同于工笔画的写意画风格样式,也造就了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影响后世的一代宗师。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和解剖术,帮助画家实现了逼真地“模仿自然”的绘画理想;牛顿对太阳光谱的发现,影响了十九世纪西方画家对自然的色彩表达,产生了影响后世的印象派绘画;印刷技术的发明和不断改进,促进了版画艺术、平面设计的发展。当代影像、装置和观念艺术无不与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传统艺术的边界,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态。以上说明,艺术的发展从来没有离开科技的进步,两者之间相互交融、互为彼此。



青铜器

齐白石


当然,艺术的繁荣与发展,通过对社会人文环境的构建和思想精神的培育,也会对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像爱因斯坦、钱学森等科学家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证明,他们在探索科学新领域、新课题时,常以超越逻辑的想象,甚或是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开启科学灵智,豁然顿悟,柳暗花明,达到新的境界。亦如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所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会合。”

全球加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助力艺术的创新发展,应用在多个领域,衍生出新的艺术形态,既为当下和未来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供崭新的审美方式和审美体验,也为社会生活的新需求和新问题,提供新的设计方案。据报道,运用虚拟现实技术7D创建三维全息图像,可以让观众在不使用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在不同空间得到身临其境的艺术观赏效果,由此衍化出数字影像和数字展示艺术的新形态;运用大数据,计算机根据谱曲规律,能自动创作出全新的数字音乐,让人人都能成为音乐家的梦想变成现实;数字3D打印技术可以使雕塑直接以数字化方式,随时转化成现实作品,用以展出使用,数字雕塑不仅便于保存、复制和传播,更有利于艺术家后期对作品的修改与完善;数字技术加速数字出版发展,催生网络、多媒体艺术成为新的艺术形式;运用人机交互、数字移动模拟以及自动化系统等技术与设计艺术相结合,可研发出安全、节能、方便的汽车替代品,解决城市交通的挑战。由此看来,艺术与科技交叉融合发展,也是时代的呼唤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7D全息影像

今天,随着5G、云计算、虚拟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艺术学必将会突破传统观念,伴随时代的变化,产生新的学科方向。艺术创作也必定会以体现艺术本质特征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助力,面向未知领域,推动艺术在媒介、材质、形态、形式、语言、风格,以及创作方式、创作场域等方面的改变,形成与以往不同的,全新的艺术形态和理论成果,构建起新的艺术审美价值体系,极大的推动艺术学的创新与发展。这是当下“新文科”语境下“新艺科”建设的时代命题,也是进入新时代,推动艺术学科向前发展,培养未来艺术创新人才,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然。


二、艺科融合,培养创新人才

放眼全球高等艺术教育,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成为一种重要发展趋势。我在访问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期间,曾参观了其中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基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下的纸包装设计”项目,实验室组成跨界设计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师生研究团队,开展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康托艺术中心设置艺术与科学的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在科技进步和数字化加速的时代,探索和挖掘艺术媒介设计和表达未知的可能性;瑞士苏黎世大学数字艺术研究中心将艺术与数字化信息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致力于重现水城威尼斯五百年前的建筑原貌,为当下的修复提供帮助;法国第八大学的数字创作与出版研究院开展数字出版教育,培养学生在出版理念、数字技术及艺术创新方面的综合能力;我国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科技艺术研究院,构建科技艺术教学体系,强化学生艺术形象思维和科学逻辑思维的交融。(苏新平:“关于成立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的思考”,《美术研究》,2020.6)

从以上举例来看,世界许多高校在强化艺术与科技交叉融合教育方面,都是瞄准学术前沿和社会需求,以跨学科专业的团队为支撑,探索艺术创造的新领域,培养面向未来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引领艺术学科的创新发展,提高各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当下人们对艺术教育仍存在过度专业化的认知,加之社会分工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使得艺术教育画地为牢,造成艺术人才培养知识狭窄,创新能力不足。高校的美术类和设计类专业,无论是在本科,还是在研究生的专业教学中,多以讲授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虽然在培养方案中设置有相关学科专业的选修课程,但是所占比重偏小。而且二级学院(系)的构建,又大多是以同一学科下的数个专业为基础,在教育教学理念层面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专业交叉,在机制上更是缺乏有效的保障。这样是难以培养出面向未来,具有复合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的。

 “新艺科”创新人才培养涉及到办学理念的创新、对不同学科专业的有效统筹、跨学科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科研平台的搭建、前沿学术研究的开展、师资队伍的交叉互补、生源质量的提高、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等,需要更加多元化的综合与提升。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新艺科”的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打破原有过于细化的学科专业壁垒,改变学科专业独立发展的思维定式,加强艺术与其他学科专业及科学技术的深度交叉与融合;二是调整优化学科专业,重点围绕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加强艺术与新兴媒体、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生命工程与生态保护及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拓展新的学科方向,深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新艺科”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三是构建跨学科领域的专业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艺术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特别是要强化在跨学科视域下的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支撑,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形象思维、科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四是建立跨学科教师团队,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为平台,以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保障,组建与跨学科研究方向相适应的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五是开展跨学科研究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原则,以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和跨国际的教学科研工作坊或项目小组的形式,通过交流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想象力,让理论课教学有效地融入到实践学习中,以艺术的视角认知科技,以科技的手段助力艺术插上飞翔的翅膀,在科技时代,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创新能力。

“新文科”语境下“新艺科”建设,既要尊重艺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跨界交叉融合的育人新模式,又要超越一般性的知识传授,加强思维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化使命意识,进而推动“新艺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艺术人才。


三、艺术为体、科技为用

近两年来,围绕“新文科”语境下“新艺科”建设的讨论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科技至上”,二是突出“人文主义”。我认为“新艺科”的“新”,应是建立在以文化为根,以生活为源,以艺术为体,以科技为用的基础之上的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不灭,民族不亡。“新艺科”的创新,不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应是中华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的赓续。“新艺科”应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并在新时代火热的现实生活呼唤之下应运而生。“新艺科”的艺术创造,离不开现代信息化科学技术,同时也须臾不能与艺术创造自身的基本规律相游离。艺术总是以情感人,以美动人。以艺术的“兴发”作用,开启受众的艺术想象,受众在欣赏过程中,主动地参与到艺术的再创造之中,从而潜移默化,达到以文化人、以美化人的目的。

在探索“新艺科”建设过程中,尽管科学技术是推动“新艺科”发展的强劲动力,是艺术呈现的重要技术手段和载体,甚至也会形成新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但是,人文精神仍然是“新艺科”建设的核心内涵。特别是站在国际舞台上,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以新的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彰显大国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如2008北京奥运会上,“科技奥运”理念下美轮美奂的鸟巢和水立方比赛场馆,以及恢弘壮丽的开闭幕式表演,传递出“天人合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和为贵”等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国庆70周年游行彩车设计以其开放性、无边界性、流动性和互动性,在全民狂欢的节日气氛中,展示出中华儿女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为民族复兴而献身的精神境界,以及敢于追梦与勇于创新的伟大民族性格与时代精神。在天安门广场规模空前、万民欢腾的特定时空环境中,由于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使彩车取得了震撼心灵的艺术效应。因为全新的设计理念,使科技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不但取得了彩车流光溢彩的视觉效果,而且传递出万众庆祝活动的史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彰显出伟大的精神震撼力。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庆祝国庆70周年游行彩车“中华儿女”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进入了数字时代。先进的数字技术已经使文字、语言、声音、图画和影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都可以以二进制语言进行数字化整合处理。这一切科学技术的演进,都促使传统艺术分化,新型艺术创建。在这种情势下,“新艺科”再次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时代特征和人们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新诉求。如数字技术在新媒体艺术中充分有效的运用,不但会增强新媒体艺术的开放性和自由性,更能增强作品艺术效果的丰富性。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虽然超越了自身的工具化属性,在被使用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美学特征,但是我们决不能抱有“技术至上”的思想。如果脱离人文精神,企图孤立地在数字技术中挖掘新艺术形式,难免会使新媒体艺术走向一个缺失艺术生命力的冰冷极端。

在当今的经济社会,技术快速更新的目的是为了自身能继续生存下去,这种趋势体现的是技术生存竞争基本规律下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当人们认同“新艺科”语境下的艺术实践必须适应最新数字技术,并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时,数字技术很容易把艺术推入离开技术就无所适从,无法创新的境地。这也许有悖于我们开展“新艺科”教育的初衷,因为“新艺科”教育理念下,艺术创作的目的终究是以人为本,而非以技术为本。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物之美离不开人的审美发现与体验,只有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的审美活动,物之美才有可能被发现、照亮和唤醒。于今而言,最新的数字技术也许会助力新艺术形式的创生,但决不会自动地带来新的审美内容。数字技术环境下的艺术创作不仅要极数字技术之所能,更重要的是创作者要凭借数字技术对自身思想、情感的充分表达,营造出全新的审美意象,为受众开拓新的精神绿洲,并带给受众独特的审美体验。我认为,这是“新艺科”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应始终把握的一个方向。

 “新艺科”在与其它学科、最新科学技术交叉融合中,不仅要在艺术实践层面大胆试验,勇于探索,还要在理论层面加强研究,特别是从艺术的视角认识数字技术自身的美学价值,以及数字技术如何进一步助力艺术语言、形态的创新。还要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视野,发现艺术与科技交叉融合的社会贡献,从而加强艺术成果与商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快构建“新艺科”理论知识体系,支撑其特色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探索建立与时俱进的跨学科建设发展的评价体系,以适应“新艺科”发展的需要。

“新艺科”的“新”,既是长期以来艺术学科在自身发展完善过程中,需要再次突破已有的界限,冲向更为高远新天地的必然选择,更是回应当下大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科技迅猛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挑战的学科自新。我们已经看到了喷薄欲出的曙光。




艺 术 简 历

田忠利: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曾担任第十二、十三届CQ9电子传奇美展及其它CQ9电子传奇性美展评委,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与保障指挥部执行副指挥,彩车、广场景观设计艺术指导专家。

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教育部授予“CQ9电子传奇优秀教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CQ9电子传奇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北京市授予“四个一批”人才称号。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美术大展,并获奖。其中,巨幅国画《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巡回展”金奖、巨幅国画《历史的反思》获“99’中国艺术大展”银奖、工笔画《绿风》获“95’中国体育书画大展”银奖、工笔画《清幽》获“第八届CQ9电子传奇‘群星奖’美术大展”铜奖、工笔画《灵光》获“‘爱我中华’首届CQ9电子传奇中国画.油画大展”铜奖、工笔画《春光》获“‘精致与微观’首届中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艺术展”铜奖、工笔画《鸟鸣境更幽》获“94’CQ9电子传奇中国画.油画大展”优秀奖、工笔画《不屈》入选“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并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印刷博物馆举办个人中国画、篆刻作品展,并出版专著《得妙于心》、《心游方寸》、《田忠利画集》等多部专著。